良好直至取消-向经纪商发出的指令,与通常的做法不同,该指令不会在交易日结束时失效,尽管通常在交易月结束时终止。
网格-允许汇率波动的固定幅度。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其实际边界内生产的产出、收入或支出的总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要素收入/--在国外投资或工作的收入。
5、6月中国PPI或将继续面临上行压力。
美国东部时间5月20日,美联储公布4月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显示,部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theFederalOpenMarketCommittee)委员认为,如果美国经济继续朝着两大目标快速前进,那么在未来某次会议中开始讨论调整美联储资产购买步伐的计划“可能是合适的”。
这是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美联储官员首次讨论收紧货币政策立场的可能性。
事实上,在强劲的通胀数据影响之下,市场对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不断攀升。
5月11日公布的中国PPI数据再次超出预期,5月13日和14日,美国的CPI和PPI数据也超出市场预期。
在大宗商品涨价潮的持续助推下,全球性的通胀似乎近在眼前。
那么,全球通胀是否已经不可避免?面对节节攀升的通胀预期,全球主要央行“大放水”的时代是否即将终结?中国又该如何防范输入性通胀风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就上述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欧洲央行温和言论推低欧元区收益率欧元区国债收益率本月稍早曾大幅上扬,因市场预期欧元区加快防疫措施,将推动经济前景走强,可能促使欧洲央行在6月10日会议上放缓其PPEP购买。
这些押注上周推动欧元区基准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接近正值的两年高位,推动意大利国债的风险溢价升至去年11月欧洲央行扩大刺激计划之前的水平。
但欧洲央行总裁拉加德上周表示,现在讨论放缓紧急购债计划(PEEP)还为时过早,其他几位央行官员的言论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消除了欧元区债券收益率的上行压力。
欧洲央行执委会委员帕内塔周三表示,欧洲央行不应放慢购买资产的步伐,因经济复苏处于早期阶段,且通胀仍过低。
这令温和情绪进一步升温。
本文为 Xm官方中文网博客原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